搜索

从景迈古茶园里的一堂课说起

发布人:大昌号 发布时间:2009-11-28 浏览数:

——中高级评茶员培训班学习放谈

回想起来,昆明茶界没有开评茶员的培训班,已经两年了,个中原因,自然明了。

普洱茶的兴起衰落,还能剩下些什么?给我们带来什么?就这样悄悄离开云南这块神奇的大地了吗?

恰好,朱澄等好友组织一个“中高级评茶员培训班”,随便一推荐,身边很多茶人欣然报名,受感染,我也报名抽出时间学习,一开班,发现多数同学都是“老总级”的。 

看看:茂密的古茶园

 

云南茶界,最缺的还是“专业化”,系统、完整的了解,掌握茶的种植、加工,是横亘在云南茶界面前的一道门槛。

我学的是大学化学本科,对茶的化学理解很容易,也有些农业研究的经验,但对茶的品种、种植、加工,也只有零散的知识,不成系统。

正值普洱市搞“第九届普洱茶节”,课程中就安排了一堂自选的茶山、茶园实地考察活动,邀请了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的周斌星教授同往,指导考察。

20名学员当中,多数没到过景迈古茶园,对古茶树的认知很少,在古茶园里,周教授亲自带领学员观察古茶树的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,对古茶树的叶脉、大小、株距、行距,甚至古茶树上的寄生物,都采集了很多标本,教会了很多辨认茶树种性的方法。 

周老师给大家上课:

    

周老师考察古茶树的形态:

 

难得的教学资料,拍照:


很多学员体会到,以前,一直误认为景迈古树茶是野生的,现在明白了,这个古茶园是栽培型的古茶园。

部分学员过去一直认为,景迈古树茶是中小叶种,经过实际采集标本,测量叶面积,多数大于55平方厘米,是标准的大叶种。 

量量看,算算叶面积:


对于树形的实际考察,学员们也明白了什么是乔木型,什么是灌木型,以后,不在会犯“乔木”、“灌木”之误的低级错误了。 

观察一下茶叶的叶脉特征:

通过观察花蕊的分叉状况,了解到了茶树的遗传特征。 

看看古茶花、茶果:

  

至于树龄的考证,那就是一个更复杂的课题了。

虽然已经立冬,景迈古茶园依然绿意盎然,偶尔还能找到一些萌发的“芽头”,学员们拍照、采摘、品尝鲜叶,一个个欢呼雀跃,都年轻了不少。一阵阵的欢呼声不断传来,“我找到螃蟹脚了!”“我也找到了!”“我的更大!” 

看到螃蟹脚了:

依依惜别景迈古茶园,眷念之心还徜徉在古茶园。

    这样一堂多么生动的一堂课,是多么难得啊,真希望做茶人、爱茶人,能多到茶山,也来上一堂这样的课,我们的茶事业、茶生活,就会一天天好起来了,洗礼后的普洱茶行业,也就更理性健康了。

    周老师很开心地上完一堂难忘的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