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经历千余年保护和发展才形成古茶林文化景观

发布人:大昌号转载 发布时间:2023-09-18 浏览数:

经历千余年保护和发展才形成古茶林文化景观


一直听说景迈山的茶非常有名气。突然有一个机会,可以去普洱景迈山古茶林,自然是无比欣喜的。近日,记者从昆明前往景迈山,开启了景迈山之旅。

景迈山的普洱茶是有“朋友圈”的

日前,记者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乘坐飞机前往澜沧景迈机场。下了飞机后坐上大巴车,司机说:“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景迈山。”一路上弯弯绕绕,车窗外树木葱郁。

在路边吃过午饭后,记者乘车前往大平掌古茶林。村寨里的道路是用小石块铺成的,保留了大自然原有的和谐。车子开到一处有“景迈山古茶林”牌子的地方,就不能再往前开了,只能步行或者骑摩托车、农用三轮车进出。

路两边是茂密的森林,有很高的古树以及藏身于其中的古茶树、生态茶树。正如景迈山景迈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岩赛乱所说:“景迈山的普洱茶是有‘朋友圈’的,这里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。”

公元10至14世纪,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,发现并驯化、栽培茶树,并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,历经千余年共同保护与发展,才形成了这一林茶互生、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。其特殊的茶林种植维护技术、茶叶加工技术,以及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和村寨建设技术、独特的宗教信仰和茶文化,蕴含着优良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,体现出稳定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茶林景观,使其有别于世界上众多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,成为原始森林农业和传统茶种植的典范,对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。

“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,将这一景观留给我们,我们也要将其留给我们的子孙。”岩赛乱说,为了保护这一系统,用村规民约规定,只采春茶和秋茶;遇到一芽有三四片叶子的,要保留一片叶子;不用除草剂,而用传统的刀、锄头除草……

每一片茶林都有一棵茶魂树

在景迈山,常常会看到有些传统民居的屋顶上有“一芽两叶”的图案,村民的衣服上也有这种图案。这是当地布朗族人的一种传承和信仰。

“保护茶树,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。”芒景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科哎华说。在这里,每一片茶林里最大的一棵茶树就是布朗族人的茶魂树。树旁有茶魂桩、祭祀篓、鸡蛋花。每年春茶开采前,村民都会去祭拜茶魂树,还要到寨子里的布朗文化园祭拜茶祖。茶祖节是4月13日至18日,最隆重的是17日这天。

这里的人对茶树的保护,从他们能抵挡金钱的诱惑就可以窥斑见豹了。科哎华说,2010年景迈山开启申遗之前,由于茶叶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,村民从3月一直采到10月,容易造成过度采摘,不仅茶叶品质下降了,更影响了茶树生长。

为了保护茶树,景迈山的各村各寨都规定只采春茶和秋茶,春茶开采从3月到5月底;6月到8月30日是养护时间,禁止采茶;9月以后采收秋茶。养护茶树的约定,得到了村民的认同,村民自觉地让茶树休养生息。

科哎华说,得到养护的茶树,叶子长得更茂盛,茶气更足。茶叶品质提高了,茶的价格也就上去了。2022年,芒景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。

采茶、做茶、喝茶、卖茶外,村民会养鸡、牛、猪等,还种田地。田地位于村寨的下方,芒景村有3300亩水田。

科哎华说,申遗的这些年里,景迈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。长得太胖、不符合传统民居的房子向传统回归了,不符合景迈山风貌的厂房改造后融入了山林,单芒景村就改了107户。村民非常配合,现在建房都是按规划来。

一代传一代决不让它遗失

布朗族人与茶树的渊源,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。传说一千多年前,在部族首领帕哎冷的带领下,布朗族迁徙到了景迈山,在这里定居并驯化推广茶叶种植。帕哎冷离世前说:“我走了,但心中会挂念你们。我给你们留下牛马,怕你们受病而死去;留下金银财宝,你们总有一天会用完。我就给你们留下‘腊’(茶)吧,让你们世世代代享用!”

如今,在普洱茶祭茶祖仪式省级非遗传承人苏国文家中的一面墙上,还挂着帕哎冷的这个遗训。

今年77岁的苏国文,身穿民族服装,神采奕奕。他是布朗族的最后一位世袭头人后人。采访中,他说:“在发展中,我们分得很清楚什么地方可以开发,什么地方不能开发。”一代又一代,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,形成了远看是森林、近看是林茶共生的和谐画卷。

这里的人把茶当成生命的一部分来种植、传承、发展,而不是当作经济作物。茶叶发展了,茶变成了人们的经济大动脉,村民70%的经济收入来自茶叶。

“布朗族人的茶文化是很深远的。”苏国文说,至今,布朗族人还保留着一年一度的茶祖节,到2023年已经是第1715届茶祖节了,它是一种信仰、一种精神、一种灵魂。

在保护中发展,在发展中保护。苏国文认为保护要放在发展之前。曾从教多年的他,退休后几乎每月都会给村民讲课,传承和弘扬布朗族的文化。

“我们向祖先宣誓:一千年以前的古茶是你们留下的,一千年以后的现代古茶园,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种出来。一代传给一代,决不能让它遗失。”苏国文强调。

走在景迈山上的传统村落里,还能看到吊脚楼式的微型消防站、防火栓、消防水缸,这些设施与传统民居、景迈山风貌很好地融合。传承与发展,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阐释。

本报记者 杨质高 熊波 文 周明佳 摄

转载自《春城晚报》,2023年9月18日第三版